“三十功名尘与土”的全诗是什么?
“三十功名尘与土”的全诗是什么?
1、三十功名尘与土,这是岳飞写的一首词,全文如下:《满江红·写怀》 宋 岳飞怒发冲冠,凭栏处、潇潇雨歇。抬望眼、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
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 靖康耻,犹未雪。臣子恨,何时灭。驾长车踏破,贺兰山缺。
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2、这首词的大意: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,帽子被顶飞了。
独自登高凭栏远眺,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。抬头远望天空,禁不住仰天长啸,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。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,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,南北转战八千里,经过多少风云人生。
好男儿,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,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,等年老时徒自悲切。靖康之变的耻辱,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。作为**臣子的愤恨,何时才能泯灭!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,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。
我满怀壮志,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,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。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,再带着捷报向**报告胜利的消息!3、岳飞(1103—1142),字鹏举,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(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)人,**历史上**的军事家、战略家百科、民族英雄,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。
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.《满江红》诗词原文赏析|名句解读
满江红 岳飞 名句: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 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
【导读】 岳飞(1103—1142),字鹏举,相州汤阴(今属河南省)人。
南宋初抗金名将,屡破金兵,以恢复社稷为己任。历官荆湖东路安抚都总、河南北诸路招讨使等职。绍兴十一年(1141),大败金兀术,进军至朱仙镇。在金兵面临全面溃退的大好形势下,被宋高宗赵构用秦桧计以一日十二道**召回,以“莫须有”罪名诬陷至*。
《满江红》(怒发冲冠)写于1136年,作者三十四岁。这首词表达了无比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,慷慨激昂,流传最广,千百年来感动过许多读者,特别是当国破家亡、中华民族处于危难关头的时候,神州大地就会响起它低沉而雄壮的歌声。 “满江红”为词牌名,也作“上江红。
” 【原词】 怒发冲冠①,凭栏处,潇潇雨歇。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三十功名尘与土②,八千里路云和月③。
莫等闲④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 靖康耻⑤,犹未雪。臣子恨,何时灭!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⑥。
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⑦。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⑧。 【注释】 ①怒发冲冠:极愤怒的样子。头发因愤怒而竖起,把帽子往上顶。
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,怒发上冲冠。”②“三十功名”句:岳飞在三十多岁时就已被任命为宣抚副使、少保、太尉等职,说“尘与土”,是自谦之词。③八千里路:指道途悠长,“八千里”并非实指。④等闲:轻易。
⑤靖康耻:指靖康二年(1127)金兵攻陷汴京,徽、钦二帝被掳走。靖康:宋钦宗年号。⑥贺兰山:现宁夏**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界山。这里泛指宋、金边界的界山。
缺:指山口。⑦胡虏、匈奴:泛指敌人。⑧天阙:宫殿前的楼观。
【译诗】 我怒不可遏,激愤的心情难以平息, 倚靠在栏杆上,一场骤雨刚刚停歇。 抬起头来仰望着蓝天我长长地感叹, 那精忠报国的豪迈志气是多么壮烈。 三十多年的功名全都化做了尘与土。
八千里的征程上飘逝过多少云和月。 千万不要白白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。 等到白发已经满头时徒然悔恨悲切。 靖康年的奇耻大恨至今还仍未洗雪, 臣子的遗恨要到什么时候才会泯灭! 我要驾着战车带领军队踏破贺兰山, 亲自去把被敌人掠夺去的土地收回。
志气豪壮啊饿时恨不得吃敌人的肉, 笑谈之中口渴了恨不得喝强盗的血。 等到王师光复中原重整山河的**, 我将把胜利的捷报飞传到京城宫阙。 【赏析】 这是一首千年传唱、振奋人心的正气歌。
词的开篇,作者就抑制不住满腔的悲愤直抒胸臆,用“怒发冲冠”、“仰天长啸”这样激愤的动作和感 *** 彩强烈的词语表现对山河破碎的愤慨和英雄无奈的深度叹息。接着在回顾自己转战南北的征程后,发出了“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”的感叹,这是对自己一事无成的痛惜和遗憾,具有警醒的力量。下片由抒情转为言志。先写英雄的宏愿和壮志:雪耻灭恨;再写实现壮志的具体行动:“驾长车”、“饥餐”、“渴饮”,既表现了对敌人的蔑视,又表现了对胜利充满信心的大无畏气概。
**以“从头收拾旧山河”为最终目的,充分表现了岳飞碧血丹心、忠贞报国之情。 全词感情慷慨激昂、悲壮豪放、音调高亢,回荡着爱国主义旋律和英雄主义的气概。
“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”的出处及意思?
“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!”出自《满江红·怒发冲冠》,作者是宋代岳飞。
意思是: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,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。
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,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。
【诗词原文】《满江红·怒发冲冠》—宋·岳飞
怒发冲冠,凭栏处、潇潇雨歇。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!
靖康耻,犹未雪。臣子恨,何时灭!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。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
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
【白话译文】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,帽子被顶飞了。独自登高凭栏远眺,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。
抬头远望天空,禁不住仰天长啸,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。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,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,南北转战八千里,经过多少风云人生。好男儿,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,等年老时徒自悲切。
靖康之变的耻辱,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。作为**臣子的愤恨,何时才能泯灭!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,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。我满怀壮志,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,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。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,再带着捷报向**报告胜利的消息!
扩展资料
1、《满江红·怒发冲冠》创作背景
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,有多种说法。
有学者认为此词约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年(1132)前后,也有人认为作于绍兴四年(1134)岳飞克复襄阳六郡晋升清远军节度使之后。
2、《满江红·怒发冲冠》诗词鉴赏
此词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,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,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,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。词的下片运转笔端,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,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,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。
这首词代表了岳飞“精忠报国”的英雄之志,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,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。
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,情调激昂,慷慨壮烈,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,奋发图强,雪耻若渴的神威,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。
3、作者介绍
岳飞(1103年3月24日—1142年1月27日),字鹏举,相州汤阴(今河南省汤阴县)人。南宋时期抗金名将、军事家、战略家、民族英雄、书法家、诗人,位列南宋“中兴四将”之首。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,代表词作《满江红·写怀》,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,后人辑有文集传世。
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,他重视**抗金力量,缔结了“联结河朔”之谋,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,以收复失地;治军赏罚分明,纪律严整,又能体恤部属,以身作则,率领的“岳家军”号称“冻*不拆屋,饿*不打掳”。
三十年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思
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于《满江红·怒发冲冠》。
一般认为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。
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沦陷的悲愤,对前功尽弃的痛惜,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。
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,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,对**朝廷的赤胆忠心。全词情调激昂,慷慨壮烈,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。
满江红:
怒发冲冠,凭阑处、潇潇雨歇。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
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⑽。
靖康耻,犹未雪。
臣子恨,何时灭。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⑿。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
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
创作背景:
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,学界有多种说法。有学者认为此词当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前后,也有人认为作于绍兴四年岳飞克复襄阳六郡晋升清远军节度使之后。